忠狗 JO BEE

本文本来想和【放牛】一文合并,但是它实在太特殊了!相关的的故事太多,恐怕篇幅太大而另撰此文。

笔者小学六年级时,三伯母家养了一只黑黄相间的母狗叫【 Ji bee 】,后来生了一窝小狗,其中有一只黄色的公狗送给我们养,为了和它妈妈区别,我们就给它取名叫【 Jo bee 】,外型比前几年过世的米格鲁【小乖】大,聪明的程度不输给【小乖】,虽然两只狗相差半个世纪,笔者却常将它们放在一起相比,因为它们是我这一生饲养过最聪明、最特殊的狗。两只狗比起来,【Jo bee】像是纯朴勤奋的「田庄兄哥」,粗茶淡饭无所谓;【小乖】则像是城市「娇娇女」,三餐非猪肝不可!还整天睡懒觉,夏天还吹电风扇哩!这一点让笔者有点嫉妒,同时对它有一些不是很满意!笔者小时候只有生病才能吃到猪肝。可见人的成长过程不能太富裕,偶尔让子女吃点苦加上粗茶淡饭也不是什么坏事呢!

【Jo bee】舌尖有一处是黑色的,台语叫【黑舌尾】,听人家说【黑舌尾】的狗特别凶,它是笔者当年放牛最重要的助手和伴侣,也是几位胞弟共同的记忆。去【坑】放牛时(黄牛),因为要捡柴或割草,所以我们无暇随时看顾,通常将牛绳缠绕在牛角上以免和树枝纠缠,让牛自由活动吃草,【Jo bee】会一直跟在牛的附近,有生人靠近时它就会龇牙!再走近就狂吠!后来听一些一起放牛的村民也这样说。

有时候中午我们会回家吃午饭,牛就放在【坑】里自由活动也很放心。 【Jo bee】就像「牛褓母」,我们都很放心的将牛「交」给它照顾,晚上回到家将牛拴在牛棚里,台语叫牛「稠」﹙音diau ﹚ ,它也会睡在牛棚里寸步不离,真是聪明又特别的狗。有一次笔者从【坑】回家吃午饭,下午一回去看不到牛,也听不到牛铃声,心想:「糟了!」就四处找,最后「口哨」一吹:「呼ㄧ! 」一声,看到【Jo bee】从对面山坡上跑下来猛摇尾巴,原来牛跑到对面山上去了,正在一棵树下休息【番草】﹙反刍﹚呢!还有一次也是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回去看到牛却看不到狗,笔者口哨一吹「呼ㄧ!」,它就从很密的茅草丛里钻出来摇尾巴。

当时放牛的孩子都学会吹口哨,笔者也学会这个「绝技」,最初用姆指和食指吹,后来单独用口也会吹,因为声音很响,可以传得很远,笔者向一位堂兄学的,小时候我们常一起放牛,吹口哨常成为我们之间的「通信」工具呢!前几年过世的【小乖】也学会听口哨!晚上出去公园散步要回家时如果看不到狗,只要口哨一吹,【小乖】就会立刻出现,很管用哩!

后来笔者去当兵后就比较少和【Jo bee】相处,晚上站卫兵偶尔想到家乡的一切也会想到【Jo bee】,记得在入伍受训两个月第一次放假回家,由于是五、六月且都是野外训练,笔者晒的像个小黑人,一回到家,【Jo bee】仍然记得我,猛摇尾巴,以后不管多久放假回去,它总是会记得我,可见狗狗的记忆力真的很好,后来有一次放假回家和堂妹一起去小时候放牛的【坑】旧地重游,【Jo bee】也很高兴的跟去,好像还很熟悉它去过的地方,当时我们已经不养牛了!我想,狗狗应该也懂得回忆,只是不会说话而已,笔者到现在还很怀念它,特撰此文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