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
笔者小时候很喜欢花,本篇谈的花都是自然生长或是农作物的花,而不是刻意裁种的观赏花。小时候常见的花有木棉花、野百合花、野姜花、马樱丹、落地生根、牵牛花、野芭乐花、野草莓花、芝麻花、昭和草、咸丰草、橘子花、莲雾花,甚至丝瓜花…等。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叙述如下:
一、木棉花
【木棉花】台语叫【班姬花】,中国大陆叫【攀枝花】,音有些相似。中国大陆四川省有一个因产钢铁而建的城市叫【攀枝花市】,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很新鲜,怎么会取这么诗意的城市名? 「攀一枝花」?原来就是因为建城之初那里是个荒山野地,没有地名,只有几棵显眼的【攀枝花】,因此中共高层就说,那就取名攀枝花市好了! 【攀枝花】属落叶乔木,树干有短刺,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高速公路旁都有种植,春天一到黑色的花苞开出红色的花,花落满地,非常漂亮!小时候有一句很流行的台俗:「燃班姬花,死猪胚!」意思是煮猪食料﹙台语叫【猪菜】﹚时如果烧【木棉花】的枝干,肥猪就会死掉,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其实【木棉花】的枝干很松软,火力很弱,很少人拿来当柴烧。
二、野百合
【野百合】小时候在南化【大坳寮仔】﹙坳台音 - 「妸」﹚附近的山坡看过很多﹙见【春耕】一文﹚,淡绿色的花苞,开白色像喇叭状的花,有时候一株开好几朵。将花连株摘下来,插在瓶子里、每日浇水可以放一两个礼拜,很漂亮呢!如果混合几株含苞待放的花更美。笔者当兵时初调北部山区,营区附近的山坡上也常看到野【百合花】,看到花就会引发思乡之情,想起小时候家乡的点滴。
三、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台语叫【剖仔】﹙剖-音直念﹚,在【放牛】一文中笔者介绍过,开的花像极倒吊的灯笼,有些还会吐出红色的花蕊,非常漂亮﹙见「更多」→「休闲随影」﹚,小时候无论男女生都很喜欢,笔者也不例外,但也为了这种花挨过两次打。一次大约五岁时,父亲和母亲去【坑】里割草和捡柴,中午回到家前的小路时,我迎上去,看到父亲汗流夹背的挑着草,草上有一大束很漂亮的【剖仔】,就闹着马上要,父亲看到我闹的不像话,拿起竹枝就往屁股打了两下,这是记忆中第一次被父亲打,痛得抓着屁股赶快闪到一边,不敢哭也不敢闹了!第二次是小学二年级上课时玩【剖仔】,没有专心听课,老师拿着棍子从后面敲下来,正好打在右手姆指,痛得要命,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四、银合欢
【银合欢】我们小时候台语叫【籽仔】,属落叶乔木,十六世纪荷兰人引进台湾,开白色的花,像个棉花球,外型和含羞草的粉红色花很像,有一点香味。 【银合欢】的花其实并不起眼,但是它整株的用途和笔者出生年代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树枝是很好的柴火,叶子是牛羊很喜欢的饲料,也有人收购干的银合欢枝叶,可能是卖给饲料厂,豆荚干了拨开后的种子叫【籽仔】,采集晒干后可以卖很好的价钱,笔者和妻是同乡,小时候都曾经边放牛羊边采集【籽仔】,「干叶子」和「籽仔」是当时村民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有些人家甚至靠它供儿女读书的学费呢!由于繁殖力强又耐旱,近年来人们不再采集种子、叶子当饲料,也不拿枝干当柴火,早期全身都是宝的【银合欢】已经成为头痛的森林杀手。
五、咸丰草
【咸丰草】和冬天吃火锅常吃的茼蒿同样是菊科植物,因此有人采其嫩叶当野菜,开白色的花,路边随处可见,台语叫【赤查某仔】,可能和它针状的果实有关,将果实拿在放大镜下看,尾端有很多倒勾,人畜经过就会像万箭般勾住衣服身体,那真是一件麻烦事!你得一根一根的挑!否则就会刺得浑身不舒服,但这也正好中了它的「鬼计」,它就是这样让你心不甘情不愿地为它传播种子呢!难怪繁殖力非常强,大自然真神奇!
六、鸡母珠
【鸡母珠】并不是欣赏它的花,而是它的种子,因为红色豆身加黑色蒂头,非常漂亮,也有人叫【红豆】或【美人豆】,叶子很像银合欢或含羞草的叶子。小时候山里放牛常看到,采摘回去放在书包,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玩。女同学中如果有人名叫「 × × 珠」的,男生都会调皮给她一个绰号叫「鸡母珠仔」。
七、马樱丹
【马樱丹】是童年放牛常看到的花,叶子揉一揉有一股臭味,牛羊也不吃这种植物,所以当时并不是很「欣赏」这种花,但是前几年到公园散步才发现这种花的奇特,尤其是改良过的品种更是让人感到惊艳,后来用照相机近拍留下记录,之后在电脑萤幕上观看,放大后的马樱丹让笔者沉迷了好一段时间,后来甘脆作成简报档和影片,读者们如果有兴趣可至本网站「更多」→「休闲随影」→「马樱丹」直接观赏。
住乡下虽然有很多不方便,但也有很多好处,可以接近大自然,几乎每个季节都有花可以欣赏,尤其是春天一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蜜蜂、蝴蝶四处飞,各种植物的花散发出不同的香味,连橘子的花、莲雾的花香味都会让人怀念呢!小时候曾经看到蜜蜂钻进【丝瓜花】采蜜,就将花瓣偷偷捏着合起来,将花摘下来玩,结果蜜蜂从缝隙钻出来,手被蜜蜂螫到,痛得立刻放手,这一螫等于上了一堂宝贵的自然课,原来手指被蜜蜂螫到后针会留在手指上,而且还会扭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