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蟋蟀有两种,一种台语叫【蟋舒仔】的【黑蟋蟀】,就是民间斗蟋蟀常见那种,叫声「唏!…唏!…唏!」;另一种就是土黄色【蟋蟀】,外型比较大,台语叫【肚伯仔】或【肚猴】,我们小时候却是叫【肚妹仔】﹙妹- 音直念﹚,秋天傍晚时分就会出现在田边、屋后,叫声柔美悦耳,不似蝉叫声聒噪,因此有人形容【蟋蟀】是「秋天的提琴手」或是「屋外的提琴手」,因为秋天正是它们求偶的季节。记得小时候看大人春耕翻土时,看到的【肚妹仔】都是小小的,还不会叫,很盼望秋天赶快来到,可以「灌肚妹仔」。
灌蟋蟀的工贝很简单,一个水桶,一个茶壶,一个水瓢就行了!到河里挑水,将水装进茶壶,因为蟋蟀穴的洞口很小,大约只有一个十元硬币大小,茶壶的嘴可以「瞄准」洞口而不会浪费水。至于是不是有蟋蟀在里面要看洞口的覆土,因为蟋蟀晚上会出来觅食或求偶,回洞后会重新将洞口用土封起来,只要洞口盖满湿湿的覆土准是有蟋蟀在里面,覆土拨开看到洞口后就可以开始「作业」了!有些「憋功」较差的,几秒钟就憋不住冒出头来而「手到擒来」;有些则很「皮」!水都快灌完了还是不肯出来「投降」;有时候可以「一洞双蟋」;但也曾遇到「狡蟋双窟」的,这边洞口灌水,它从另一洞口逃走呢!【蟋蟀】很喜欢吃蕃薯的叶子,因此蕃薯田最多,也算是一种害虫。小时候【灌蟋蟀】不纯粹是好玩,主要还是想「加菜」打牙祭,因为蟋蟀油炸加盐巴「盐酥」后,那真是人间美味!比你们爱吃的盐酥鸡好吃多了!小时候常拿来配饭吃,很下饭哩!以前曾看到电视介绍山产料理店有【炸蟋蟀】这份菜单,还满贵的呢!可见「盐酥炸蟋蟀」好吃不只是笔者说的。
几年前秋天夜晚去公园散步也听到蟋蟀鸣,但是那声音怎么听都不如小时候听到的蟋蟀声响亮,因此感叹而作了一首打油诗:
秋台过后风雨停,孟秋暗夜公园行;
忽闻远处提琴声,原是篱下蟋蟀鸣;
倾身掩耳细细听,疑似林间初啼莺;
蟋声羞涩羽无力,犹似初恋少女情。
2011年 9月 4日﹙农历七月二十六日﹚
近年秋日偶尔回乡,傍晚回程时在山区公路旁总会听到熟悉的蟋蟀鸣,还是那么响亮,可能和山区食物充份营养足够,难怪家乡的「秋天提琴手」表演特别卖力、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