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

笔者当兵时听过一则军中笑话,有一个服役中的儿子向家里要钱,打了一封电报给父亲:「父 钱来 儿上」5 个字,电报因为是算字数的,空格也算一个字,假设一个字是 5 元,上述的电报就要 35 元,所以电报是越简洁越好,但是简洁也有语焉不详的缺点。五、六0年代有电话的地方可能只有公家机关或大富大贵人家,人们平日连络都靠写信,比较急的写「限时信」,更急的就要打电报,台语叫【扛电报】 ,所以当时的人收到电报通常不是什么好事!说到电报,一开始要先说一段简短的近代史,因为本文要说的故事和电报及近代史有关。

1894 年「清日」【甲午战争】清庭战败,隔年台湾割让给日本,堂堂一个【大清帝国】打输一个蕞尔岛国「日本」,引发一连串的国民革命,1911 年的「辛亥革命」【大清帝国】变成【中华民国】。 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降,台湾回归首都还在南京的「惨胜国」【中华民国】,时间正好半个世纪;可惜,胜利的喜悦不久随即转变为第二次国共内战,1949 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首都台北,最终留在中国的领土只剩下金门和马祖列岛,两岸实际合治仅仅四年,中间 1947 年还发生二二八事件,之后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治至今。台湾到底是统是独成为今天蓝绿恶斗的主因,无论如何我们没有太大能力改变什么,但是不能不知道这段近代史。有更进一步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本站【更多】→【创意写作】→【蝴蝶效应】一文。

1949 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两岸开始十多年的「严重对峙时期」,双方隔海互相厮杀叫骂,台湾的口号是「打回大陆去、杀死共产党!」,对岸的口号是「我们一定要血洗台湾!解放台湾!」。比较大的战役是 1949 年的【古宁头战役】,1954 年的【九三炮战】,1958 年的【八二三炮战】,三次战役都发生在金门,笔者就在【九三炮战】那年出生,父亲有五个兄弟,除了大伯和二伯没有当兵外,三伯、父亲、五叔都曾调赴金门前线。

那是一个连电灯也没有的年代,更不用说是电话。父亲 1956 年 9月应征入伍,1958 年调金门前线当通信兵,【八二三炮战】开打时即将退伍,虽然炮击时曾经受伤,幸好后来幸运保住性命并顺利退伍,只是延后一个多月。当时前线和家里连络只能靠写信,战时的邮件管制非常严格,运送又常因炮击延误,母亲几次拖人寄送物品例如龙眼干,全部没有回音,母亲和亲友们都猜测可能已遭不测而整天以泪洗面! 10 月的某一天上午,父亲突然出现在老家对面的【铁支路】﹙见【火车】一文﹚,当时祖父母都已过世,见到二伯父时兄弟俩高兴的说不出话来!逃过战争劫难的父亲又黑又瘦,还患严重的咳嗽,因为战地一天只能吃两餐,医药补给也比较缺乏。

三伯调赴金门时也是 1958 年前后,当传令兵驻守「古宁头」,所以和父亲兄弟俩在金门见过面,幸好炮战时已回台湾;五叔是 1940 年生,小父亲 6 岁,当兵时大约是1962 年,已结婚取五婶并生了堂弟「天 x 」。印象中大约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天早上,看到五叔身上斜背着乡公所送的「为国争光」的红色布条,鞭炮声中五叔就和公所人员或村干事出门去了!父亲和三伯当兵时应该也是这样的场景,当时的男人入伍当兵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因为这一出门是否还会回来不知道!父亲当兵时祖母就是这样担心而一病不起!

五叔当兵前就有「神明附身」的举动,常不自主「起乩」,台语叫【起党】音 ki-dan。调赴金门后也常常无缘无故「起党」,部队当然不信鬼神之类,连长遂将之列为「精神病」,后来决定后送本岛精神病院治疗。没有电话如何通知家属?写信又太慢!在五叔的一位南化同乡同事协助下,打了一封电报给西埔街上的二伯父,大意是五叔将会于某日后送回本岛精神病院治疗。可怜!这突如其来且语焉不详的电报让张家兄弟像无头苍蝇般方寸大乱,忙了好一阵子!什么时候到?送到哪里的精神病院?完全不知道…

人在什么办法都没有时就会想到神明或上帝,只有神明会给那么一点「讯息」,正不正确另一回事!一天早上二伯父从西埔街上匆匆回到老家,一进大厅就到神桌前烧香,之后开始「拨杯」﹙掷筊﹚,我只隐约听到:「……到叨位了?哪是到高雄就三个想杯﹙注﹚,……!」父亲新兵训练中心结训后「分发」,台语叫【编队】﹙意思就是分配兵种、单位等﹚,他分到第十军通信营,并随即坐火车到当时还在宜兰的「陆军通信兵学校」受训。所以当后送的五叔一直没有消息时,和二伯父就商量坐火车到台北,再到已知的北投「陆军精神病院」找,结果没有;回程又到台中找,也没有!最后才在高雄旗山镇的「岭口营区」找到五叔,这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

笔者结婚时老家还是没有电话,在北部部队时和妻或家里有重大事件连络时,要先打到西埔街上一家杂货店,之后杂货店叫人通知妻到杂货店等,约定的时间到再打一次,那是 1970 年代末,但是已经进步很多了!最近看到五岁多的小孙女用智慧型手机「Line」叫:「妈咪!妳现在在哪里?什么时候下班?」我不禁感慨,半个世纪的科技相差这么多?你能想像再过半个世纪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吗?

※ 台语的【掷筊】叫【拨杯】或【博杯】,两个相同且平面向上叫【笑杯】;两个孤面向上叫【阴杯】;两个相反叫【想杯】或【允杯】,只有【想杯】才是应允或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