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神明
1937 年中日战争开打,日本开始在台湾推动皇民化运动,目的是防止台湾人心倒向同宗的中国,包括人名、宗教都强迫日本化,笔者小时候在亲戚中还听过【一郎】﹙いちろぅ音 ichi-lou﹚、【春子】( はるこ音 ha-lu-ko )、【彩凤子】( さぃほこ 音 sai-ho-ko ) 等日本化名字;宗教信仰也强迫消除台湾传统的道教,改信日本的【神道教】,因此台湾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明都强迫集中保管或销毁。但是,想去除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谈何容易?有些先民偷偷将神明藏起来,有事再请出来拜,因此,宗教活动就变成「偷偷摸摸」的行为!当人们有重大的事情无法决定或久病不愈时,轻的要【拨杯】﹙掷筊﹚请示神明,重则要请法师和乩童出来【问神明】。笔者小时候曾看过几次,过程是这样的:
【问神明】至少要三个人,加上家属总有五、六人以上,首先有一位头上包着红巾的法师,台语叫【法官】或叫【红头】,首先向神明上香,之后的动作叫【请神】,左手拿着法鼓叫【手鼓仔】﹙一种有手柄的小鼓﹚,右手拿鼓槌敲:「咚!咚咚!咚ー!‧‧‧ 咚!咚咚!咚ー!‧‧‧ 咚!咚咚!咚!咚!咚ー!」大概就是像这样的节奏,一旁还有一个助手敲锣配合,法师边敲鼓边念咒语请神例如:「拜请观音佛祖……,东营兵!东营马!东营军马百万千……!」其实我也只听懂这些…!
坐在墙边【椅寮】﹙长椅﹚上的乩童身体开始微抖,随着锣鼓节奏越来越紧凑,接着更抖,再接着大抖,最后脱掉上衣赤裸着上身边叫边跳,跳到供桌前,上身侧趴在供桌上,一支手五指不断的敲打着供桌「噫ー!呼ー!嘿ー!…!」,接着锣鼓暂歇,【法官】和【乩童】开始「对话」,首先乩童用高吭的声音念一些笔者也听不懂的「天语」,【法官】负责翻译,如果答对了,乩童就会拍桌几下表示对了!如果不对就头和手一起摇,最后总会问出满意的答案,例如被那一只水牛「惊到」,家人得赶紧拿着干胡瓜剖半作成的水瓢台语叫「bu-hya 」去水缸摇一瓢水,接着端去洗该只牛的尾巴叫【牛尾水】,回来给生病的人喝,并用食指沾点「牛尾水」在额头、胸口上抹一抹,笔者也曾经「被迫」喝过哩!如果被狗「惊到」就要改喝「狗尾水」!之后乩童就会【退乩】﹙台语叫【退党】音直念﹚,【退党】时要准备一个生鸡蛋给乩童吃,因为问神明挺累的!你们不要笑,这是战后物资缺乏,生活困苦的年代没有办法的办法!
以上是台湾回归中华民国后笔者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之前日据时代实施皇民化政策后,禁止这样的宗教活动,如果被日本巡察﹙台语【大人】音 dai-jin﹚看到,神明和道具会被没收,人叫到派出所问话或「修理」!因此,如果像上述【问神明】「问」到一半,听到日本大人来到附近巡查,不管问到哪里都要赶紧暂停,乩童立刻【退党】,病人也不问了!一群人一轰而散!现在听起来很好笑又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亲耳听父亲说的,当时受日本人高压统治,同时民智未开,医疗资源缺之下才会有这样愚蠢的行为,真是悲哀!
注:小时候有一首童谣和现在不太一样:「白玲丝–-,飞过天–-,锄头管畚箕–-,法官管童乩–-,童乩爬起来跳,害伊喳冥死翘翘!」其中的【法官】就是上述头绑红巾的【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