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

 筆者如果說從南化坐火車去善化,你們一定會懷疑!哪有可能?八十年前的確可能!但是筆者還沒出生,不過筆者小時候的確從左鎮坐火車去過善化,也就是載人的小火車叫【鐵動機仔】,還依稀記得只有幾個車廂,有隨車員,穿著很像現在鐵路員工淺藍色制服,戴大盤帽。當時和誰去?去做什麼?印象卻很模糊,只記得好像有一位伯母也一起去。 

南化老家菜寮溪對面那一條路小時候就叫【鐵支路】﹙鐵道﹚,小時候在溪裡游泳時也看過幾段毀壞的水泥和細石製成的涵洞躺在河中間,台語叫【掩空】,在在証明曾經有火車經過,但就是苦苦找不到關於這條鐵道的資訊,問父母親也不很清楚。幾年前大伯父還健在時曾去問關於他【駛牛車】的往事時,無意間詢問到寶貴的資訊,原來大伯在【南庄公學校】﹙南化國小﹚畢業後曾經參與這條鐵路的興建,當時的工資一天四毛七,由於地形特殊,分左鎮到睦光;睦光到三角潭;三角潭到南化三階段興建,最遠到達南化國小附近的【蔗埕】﹙甘蔗轉運場﹚。

如今這條鐵路興建的年代就要費神算一下了!大伯是大正十三年生﹙1924年﹚﹙註﹚,( 比父親大十歲﹚,小學畢業大約十三歲,所以應該是民國二十六年左右 ( 1937年中日戰爭開打那一年)。鐵路完工後主要運甘蔗到善化糖廠﹙日據時叫灣裡製糖所﹚,是否有加掛車廂載人的服務不得而知。三角潭到南化這段鐵路因為經過青灰岩地質,遇大雨沖刷很容易崩塌,維修困難,聽說太平洋戰爭期間將鐵軌拆除送到菲律賓戰場,所以實際營運不超過 8 年。但是左鎮到睦光段還使用很長一段時間,筆者讀小學時候常隨母親去三角潭外婆家的甘蔗田,在台 20 乙線往草山月世界的 T 字路附近叫【龜潭】的地方,當時還有【蔗埕】在,常聽到小火車氣笛呼呼響,老家河對面的「鐵支路」早就不通火車只通汽車,但是名稱【鐵支路】還延用到現在。

後來為了寫這篇文章,向母親求証我小時候在左鎮坐小火車的事,這才讓我驚訝的發現潛藏一甲子的祕密,原來是母親帶著還不足三歲的我去給正在新兵訓練中心的父親【面會】﹙家屬探望當時台語叫【面會】,應是來自日語漢字,假名 めんかい,讀音men-kai。父親民國二十三年生 (1934年),二十歲時和母親結婚,民國四十五年九月入伍  (1956年) ,在官田新中【第八新兵訓練中心】受訓兩個月,母親說她曾兩次帶著我去【面會】,一次和祖母,另一次和三角潭娘家的三伯母,但我只依稀記得有一位伯母和我們同行。祖母當時只有 60 歲 ,【面會】回來以後因為過於擔心,不久一病不起,父親新兵結訓當天就過逝了!而我印象中一直認為同行的伯母會不會就是自己的親祖母?寫到這裡不禁紅了眼眶! 

※ 日本「大正」天皇在位 14 年,死後傳位「昭和」天皇,「大正四年」的噍吧哖事件發生後日本軍警在玉井、南化、左鎮展開大屠殺,筆者岳母母親﹙妻的外婆﹚前夫是其中之一;祖母的父親,我的外曾祖父一家 4 口同一天遭到屠殺;我唯一的伯公三年後死在台南監獄。有進一步興趣的可以參閱「打開百年前的時間膠囊」一文。

※ 昭和天皇在位 62年,二次大戰就是在他任內發生的,據估計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因戰爭死亡的人數將近兩千萬人,「昭和」1989年﹙民國78年﹚死時88歲,傳位「明仁」天皇,2019 年 4 月 30 日明仁讓位,由皇太子「德仁」接任,年號「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