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兵哥

小時候孩童間流傳一句童謠:「阿兵哥,吃饅頭,看到查某願啥啥!」願啥啥就是台語很「豬哥」的意思。筆者小時候對阿兵哥的第一次印象是在【大坳寮仔】﹙見【春耕】一文﹚,半夜聽到國軍夜間戰門演習,之後就是初上小學之後幾年間,大約民國五十年到五十四年﹙1961年到1965年﹚之間看到最多,幾乎每天都有阿兵哥行軍、戰車、軍車穿梭不停,西埔國小更常見到國軍作砲操或夜宿。

小學二年級有一天,我和母親從西埔街沿著大馬路走到三角潭外婆家,半路上遇到很多全副武裝的阿兵哥行軍,走著走著,隊伍中忽然有一位阿兵哥脫隊,手裡拿著一條軍用毛巾要送給母親,仔細一看原來是大舅,當時他正在某步兵師服兵役。大舅放假常來看我們,他向父親說退伍以後打算買一台牛車,退伍後沒有如願,卻去當卡車隨車工,幾年後在滿載的貨車上被電線絆下摔成重傷,送醫不治,真是人生無常!

筆者讀小學時正是兩岸極度緊張的時代,有一天朝會時,校長在升旗台上訓話,提到「共匪」已經會製造原子彈,大人各個人心惶惶,小孩子哪知道什麼是原子彈?照樣嘻哈玩樂!此後幾年更是軍演高峰期,幾乎每天都看到阿兵哥經過西埔街,有戰車也有軍車,軍車車尾拖著各式火砲或補給用兩輪拖車,有些輕裝的部隊走學校邊的牛車路,濕透的身上背著背包和各式武器,有步槍、機關槍、火箭筒、無線電機、迫擊砲,也有人力拖的小山砲,應該是步兵。

有一天上午,空中有兩架戰鬥機飛上飛下互相追逐,大約就在新南糖廠附近上空,西埔國小操場來了很多阿兵哥,其中有一部軍車比較特別,應該是陸空通信車,其中有一位穿橘紅色制服,他拿著麥克風唸一些聽不懂的話語,一面看著空中的飛機,小學生都很好奇圍觀,有一位阿兵哥說:「叫飛機下來好嗎?」我們說:「好呀!好呀!」不久,兩架戰鬥機真的俯衝下來,飛得很低,那聲音真響,我們都嚇得摀著耳朵,現在回想起來應該就是所謂的「陸空聯合演習」。

小學五年級後就比較少看到阿兵哥演習,兩岸開始進入文宣和口水戰的年代。小學六年級﹙1966年﹚有一天傍晚上補習課時,有一架軍用運輸機﹙C-119﹚飛得很低,從學校上空飛過,隔天有很多人撿到傳單,上面印著:「老革命不如小革命」的字眼,當時正是民國五十五年大陸【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年代,傳單到底是空飄的或是飛機撒下的沒人知道,但是「匪諜就在你身邊,保密防諜人人有責!」這兩句話成了當時最顯眼的標語。

當時民間流傳一個說法,被軍車撞死賠一斗米和一口棺材,可見戰爭的年代人命多麼不值錢!最近看到電視節目談論到【國光計劃】這個名詞才知道,原來小時候喊的【反攻大陸】不只是嚷嚷而已!真的已經箭在弦上,當時那麼頻繁的阿兵哥演習就是「反攻大陸」計劃的一部份,「幸好」後來出了幾次重大意外,被老美發現才喊停,否則兩岸之間的廝殺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當時一個個生龍活虎的阿兵哥有多少人會變成戰場上的枯骨?古諺說的沒錯:「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死的都是那些可憐的阿兵哥,和無辜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