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

青蛙、蟬和蟋蟀分別是春夏秋三季上天賜予大自然的主要「樂手」,其中青蛙出現的時間最長,大約在春耕之後到秋收之前都可以聽到蛙鳴,尤其是春夏之季最熱鬧。小時候對青蛙印象最深的就是住在【大坳寮仔】那段時間﹙見【春耕 】一文﹚,尤其是雨後的夜晚,睡覺時可以聽到大小青蛙叫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就像千百個精靈拿著小鼓猛敲,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熱鬧非凡」!難怪有人形容蛙鳴叫【蛙鼓】。

青蛙有人叫【水雞】,我們小時候叫【四腳魚】或【四腳仔】,既然是「雞」或「魚」哪有不吃的?在物質缺乏的年代那是很重要的野味哩!小時候常看到舅舅帶著【電土燈】去抓青蛙﹙見【煤油燈】一文﹚,筆者岳母年輕時也常和同村的伯母相約去抓青蛙。抓青蛙要在夜晚,因為那正是牠們求偶和覓食的時間。工具不複雜,一個燈、一個魚簍,和幾十支大約兩公分寬兩尺長的竹片,一端削尖,另一端綁著一條大約一尺長的釣魚線和魚鉤,魚鉤勾著蚯蚓當誘餌,將竹片延著田埂一支一支斜插在田埂邊,誘餌稍離水面,插完後不久就可以回頭,從頭開始檢查是否有青蛙上鉤,有時候一個晚上可以抓到好幾斤呢!釣到蛇是常有的事,那是青蛙上鉤後蛇為了吃青蛙而上鉤的,聽岳母說她常釣到龜殼花和青竹絲等毒蛇哩!

青蛙喜歡吃各種昆蟲,筆者小時候還沒有農藥,生態完全沒有受到破壞,所以稻田昆蟲特別多,青蛙食物來源豐沛,繁殖特別快,因此農田中青蛙很多,難怪小時候聽到的蛙鳴是那麼熱鬧。近年冬天某一個夜晚,筆者帶著愛犬去公園散步,遠遠聽到池塘附近傳來熱鬧的蛙鳴,走近一看,原來是滿地的蟾蜍,那種感覺就像聽到久未謀面老友熟悉的聲音,正高興時,走近一看原來是個陌生客,心情一下從雲端掉入谷底,因此作了一首打油詩:

月夜公園行,何來蛙鼓鳴?尋聲近蓮池,原是蛤蟆聲!

    青蛙是鄉下長大的人童年共同的記憶,【蛙鳴】常會觸發一個人內心的情感,1969 年筆者 16 歲時,因為家裡窮而入伍讀通信士官學校,先在中壢第一士官學校受訓兩個月,當時正是五、六月,應該是青蛙叫聲最熱鬧的季節,夜晚站衛兵時偶爾聽到遠處池塘傳來間歇的牛蛙叫聲,那聲音和小時候聽過的青蛙叫聲完全不同,聽起來是那麼陌生,那麼孤寂,加上遠方不時傳來火車的汽笛聲,小小的年紀因此激起思鄉之情而落淚呢!